首页 > 新闻 > 国内 >

纪录电影《地上的云朵》全球首映礼在上海举行

发布时间:2024-06-19 13:57:52来源:
内容

  6月16日,由中央新闻纪录电影制片厂(集团)出品、摄制的纪录电影《地上的云朵》全球首映礼在上海CMG融媒影城举行。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创新发展研究中心负责人杨华,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影视译制中心主任王璐,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上海总站站长陈永庆,中央新闻纪录电影制片厂(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总经理姚永晖,电影频道节目中心党委副书记、总编辑张玲,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党委宣传部副部长刘春,中国美术学院电影学院教授、奥斯卡选片人陈玲珍,上海市欧美同学会副会长于兵等领导和嘉宾出席活动并共同启动纪录电影《地上的云朵》全球首映礼。中央新闻纪录电影制片厂(集团)副总经理朱勤效主持活动。

  

 

  纪录电影《地上的云朵》讲述了中国新疆南部阿瓦提县的两家人——艾尔肯一家和管小燕一家,以种植棉花为生。在忙碌的采棉时节,他们遇到了采收人手难觅、人员受伤、雨水不断等各种意外。但在各自家庭成员们的齐心协力下,两家人的一年辛劳终于得到了满意的回报。本片运用真实电影的拍摄和叙事方式,以当地民歌和音乐的串联,以及充满民族风情的视听语言,如田园诗般展现了新疆棉农们真实的生活肌理和朴素的家庭观念。

  

 

  △中央新闻纪录电影制片厂(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总经理姚永晖致辞

  姚永晖在致辞中表示,中央新影集团始终践行“国家影像历史纪录者和典藏者”的职责使命,记录国家发展、典藏时代影像,近几年更是创作推出了一大批有新意、有分量、有影响力的优秀影视作品。纪录电影《地上的云朵》正是这样一部讲述中国故事、抒发人类共通情怀的纪实影像作品,影片用充满生活细节和朴素情感的普通故事引发共识、共情与共鸣,让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更加生动鲜活、可感可知。真实是纪录电影最鲜明的底色,也是创作者不可违背的原则。摄制组深入我国“长绒棉之乡”新疆阿瓦提县的村庄,与棉农同吃同住、共同生产生活长达数月,以深度融入的状态,记录积累了大量沾泥土、带露珠的一手影像素材,真实的力量和真挚的情感如涓涓细流在镜头的起承转合间自然流露、沁润人心。希望大家能够一如既往地支持中央新影集团,携手开展更加全方位、多元化、深层次的合作,共同打造更多不负时代、不负人民的经典之作,为生动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党委宣传部副部长刘春致辞

  刘春在致辞中表示,新疆棉花产量占全国棉花总产量的90%以上,新疆数百万各族棉农的生活与棉花息息相关。纪录电影《地上的云朵》采用纪实跟拍的手法,将新疆棉农的生产生活情景鲜活地呈现给观众。这既是一部立体真实全面讲述新疆棉农故事的影片,也是中国式现代化和乡村振兴在新疆生动实践的缩影。感谢中央新影集团奉献这部精品佳作,预祝影片首映圆满成功!

  

 

  △中国美术学院电影学院教授、奥斯卡选片人陈玲珍致辞

  陈玲珍在致辞中表示,视纳华仁公司作为影片的后期制作团队和中央新影集团通力协作完成了这部讲述新疆棉农故事的影片,同时作为纪录电影《地上的云朵》国际发行方,我们将做更多的传播推广工作,通过电影节、电视台、流媒体平台、线下展映等渠道推广到世界各地,希望能够促进世界文化的交流和理解。中国和世界的交流只有通过更多优秀而且具有高艺术追求的影像作品,才能够真正产生深入人心的效果。期待有更多像《地上的云朵》这样的影片,从普通寻常百姓生活的角度,以优美影像表现人物孜孜不倦地努力耕耘,追求家人更美好生活的故事,让世界对中国人民的生活有更多、更深刻地理解。

  

 

  △纪录电影《地上的云朵》导演刘帼轶发言

  纪录电影《地上的云朵》导演刘帼轶在发言中说,摄制团队在与棉农的朝夕相处中发现,更吸引人的是贯穿在收棉过程中每个家庭的日常和情感。影片把我们所看到的、感受到的棉农的生活和情感,以纯观察的记录方式进行呈现。回顾整个剪辑的过程,从粗剪到定剪,从完成包装到取得公映许可证,每一次阶段性进步都让人难忘。

  

 

  △中央新闻纪录电影制片厂(集团)副总经理朱勤效主持活动

  

 

  △影片主创与观众互动交流

  

 

  纪录电影《地上的云朵》入选第二十六届上海国际电影节SIFF纪录展映单元,在上海国际电影节期间进行展映,择期在全国公映。

(责编: rwddl8)

版权声明:网站作为信息内容发布平台,不代表本网站立场,不承担任何经济和法律责任。文章内容如涉及侵权请联系1295306620及时删除。。